欧美爱色-欧美爱爱网-欧美爱爱动态-欧美α片无限看在线观看免费-99热精品在线-99热精品一区

免費咨詢:010-53329002
微信
我要采購>>發布產品>>
熱門分類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報道
【兩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代表委員建議這么做
2024-03-07 來源:大皖新聞 閱讀量:29 評論:0
0
        大皖新聞訊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三農”問題一直是全國兩會的關注焦點。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如何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3月6日,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就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農民生活保障、鄉村特色產業、農業科技創新等,發表真知灼見。

全國人大代表楊廣奇:

對農民口袋“鼓”多少進行量化考評

全國人大代表,廣德市新杭鎮金雞籠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廣奇一直關注鄉村產業振興。“政府工作報告從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10個方面,精準、科學部署2024年的工作。”

楊廣奇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契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路徑準、措施準、指標準,催人奮進。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楊廣奇曾經有過多種身份,他當過兵,打過工,在擔任金雞籠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后,他充分發揮當地毗鄰蘇浙、茶葉資源豐富的產業優勢,推進茶產業、茶文化、茶科技統籌發展的“三茶”統籌,擦亮了“廣德黃金芽”區域公共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中央要求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我認為可以將鄉村產業形成納入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考核。”楊廣奇表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就是產業振興,工業上講究的是“畝產論英雄”,農業上也應該把老百姓口袋“鼓”多少進行量化,即對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進行量化考評,激發農民自主創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今年,楊廣奇帶來了“關于建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茶產業)”的建議,希望國家層面在廣德市建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茶產業),設立專項資金,支持開展綠色生態茶園建設,提升茶園生產能力,推廣綠色技術模式。

“廣德市森林覆蓋率59.27%,種植面積、產值均居全國前列,目前已培育茶葉經營主體600多家。”楊廣奇表示,建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茶產業)可以充分運用“三茶”統籌,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全國政協委員陶儀聲:

讓農村低收入人口得到更好的常態化幫扶

對于農村低收入人口,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陶儀聲建議,要進行更好的常態化幫扶。陶儀聲認為,低收入人口幫扶要解決多頭管理的問題,可以建立鄉村振興、民政部門定期會商機制,優化工作配合流程。有效銜接建設過渡期后,整合村(社區)兩委班子、社會救助協理員、村組網格員等基層力量,實現防止返貧監測工作網格與社會救助工作網格“二網合一”。

陶儀聲說,要統籌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政策銜接,推動低收入人口在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兜底幫扶政策適用,持續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力度,提升基本醫療保障、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同時,統籌產業、光伏、小額信貸等方面幫扶政策標準,大力發展農業產業,著力增強低收入人口產業幫扶和就業培訓、就業指導、就業崗位開發力度,促進低收入人口穩定增收。

目前,民政部門信息化管理依托社會救助大數據平臺,鄉村振興部門信息化管理依托全國防止返貧監測銜接推進鄉村振興信息系統。陶儀聲建議,兩個平臺適時進行融合管理,將鄉村振興部門管理的全國防止返貧監測銜接推進鄉村振興信息系統并入到民政部門社會救助大數據平臺中,如此更有利社會救助大數據平臺作用的發揮。

全國政協委員馬傳喜:

結對幫扶,建立糧食產銷區橫向利益補償機制

“主銷區是國家糧食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建立產銷區省際橫向補償機制,能夠進一步縮小產銷區經濟發展差距。”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馬傳喜重點關注糧食生產安全。

馬傳喜告訴記者,13個糧食主產區糧食作物總產量占全國的80%,特別是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南、安徽等5個凈調出大省,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多年來,主產區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每年要投入大量耕地資源、水資源、生態資源和人力資源發展糧食生產,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快速發展工業化、城鎮化的機會。由于糧食生產效益低,對財政貢獻有限,主產區的產糧大縣往往是經濟弱縣、財政窮縣,每年還要從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中拿出一部分支持糧食生產,導致生產的糧食越多,財政越困難。

為此,馬傳喜建議,啟動橫向補償機制試點,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合理估算補償資金總規模。構建產銷區結對幫扶機制,推動糧食主銷區根據自身實際獲益比例建立專項基金,通過結對幫扶方式,對主產區水利設施、農田建設與改造、基礎設施等方面予以補助。同時加快主產區糧食大縣經濟發展,提高主產區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就地加工轉化能力,加快形成多元化、規模化、現代化的糧食產銷合作新局面。

“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水資源合理利用是糧食生產的關鍵。”馬傳喜在采訪中還提到,抓糧食生產,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把種糧大戶、村級基層組織和農村承包經營戶這三者的利益關系理順。同時要統籌協調、合理利用灌區水資源。

全國人大代表陳小妹:

創新推廣方式,加快推進農業技術化建設

“農業技術化建設能夠輔助農業生產人員科學高效開展各項生產活動,直接關系到農村農業整體生產水平、質量和效率。”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博望鎮永合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小妹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推廣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隨著我國農業發展深度、廣度的提高,新品種、新技術不斷涌現,對新農業技術的需求也愈發迫切。

在陳小妹看來,目前基層農業技術化建設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農民對農業技術的掌握存在差距,農業技術推廣實效欠佳,農業技術推廣力量有待強化等。“比如在一些地區,農業技術的推廣沒有配備完善的設備設施,農民難以及時接觸了解到最新的農業生產技術方法,部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也缺乏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創新實踐能力。”

對此,陳小妹建議,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注重提高農民對于先進農業技術創新實踐應用的認知水平,并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可以采取一定激勵手段調動起農民參與線下指導培訓活動的積極性,并將所學農業知識與技術應用在農業生產實際問題解決中。”高小妹認為,還要積極發揮新媒體作用,合理運用短視頻平臺進行網絡直播推廣,讓農民能夠利用空閑碎片化時間學習各個短視頻介紹的農業技術,滿足不同層次農民對于農業知識與技術的學習需求。

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陳小妹建議,綜合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展開全方位的農業技術推廣,讓農民能夠切身體驗感受到科技成果在農業實踐生產中應用的重要意義。各地政府通過制定頒布相關扶持激勵政策、促進產學研結合、優化整合基層黨組織與社會化農業服務機構等資源、嚴格農技人員管理等途徑,組織培養出一支高能力、高素質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劉旸

 
 
我要評論
0相關評論
相關信息
  • [遼寧]事關黑土地!定了,1350萬畝!2024-04-02今年,遼寧省要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1350萬畝,...
  • 大連市6家生產單位設施大櫻桃樣品隨機抽檢合格2024-04-02為進一步加強大連市地產設施大櫻桃質量安全監管,保障市民食用和休閑采摘安全,按照大連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春季系列行動要求,3月
  • 沈陽市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機械化作業現場觀摩培訓2024-04-023月20日,沈陽市日光溫室蔬菜生產機械化作業現場觀摩培訓會在康平縣召開,進一步推動日光溫室蔬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及配套裝備推廣,提升蔬菜種植全程機械化水平。設施蔬菜撒肥機、起壟覆膜施肥鋪滴灌管一體機、移
  • 【直擊現場】2024 年智能農機跨界應用論壇成功2024-04-013月29日,2024 年智能農機跨界應用論壇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成功舉辦。
  • 手機成了“新農具” “云”上春耕盡顯科技范2024-04-01在這里,手機也成了“新農具”,農藝師可以實時通過手機全天候監控大棚種植情況,并且對溫度、光照等進行實時調節,根據作物的不同過程進行智能調節。??
  • 江西贛州:智慧育秧助力糧食生產2024-04-01贛州市南康區橫市鎮農事綜合服務中心育秧工廠,村民在管護水稻秧苗。人民網 朱海鵬攝人民網贛州3月28日電(朱海鵬)3月27日,江
  • 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劉永昌:推進2024-03-28多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持續推進設施農業蓬勃發展,...
  • 2024第三屆全國果蔬產業鏈交流會在泰安順利舉辦2024-03-283月27日,由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指導,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24第三屆全國果蔬產業鏈交流會”活動,在山東省泰安市順利舉辦。
  • 現場 | 2024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盛大開幕2024-03-283月28日,2024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全國農機展)在河南駐馬店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據悉這是春季農機展會的壓臺大戲,
  • 朔州市推動蔬菜產業不斷提質增效2024-03-27走進朔州市天錦澤農牧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一根根黃瓜掛在綠油油的瓜藤上,長勢喜人,種植戶一邊采摘成熟的黃瓜,一邊介紹說,
  • 溫室網 版權所有 2000-2022 服務熱線:010-53329002 請與我們鏈接:cnga@cngreenhouse.com京ICP備0905014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