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在田里采收禧紅202水果型胡蘿卜(林曉燕 攝)
新春伊始,自主培育的胡蘿卜品種“禧紅202”在晉江豐收了。這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攜手福建企業培育的“中國芯”品種,今年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眼下,日均60噸左右的“禧紅202”從晉江走向全國各地,遠銷東南亞、日韓、中東等海外市場。
晉江是福建最大的胡蘿卜種植基地,也是我國冬種胡蘿卜面積最大的基地之一,包括“禧紅202”在內,種植面積達6萬畝,年產值超10億元。2020年,晉江胡蘿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證,2021年獲評“福建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好品種更好賣
在晉江市梓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胡蘿卜地里,“豐盈”與“留白”,出現在同一鏡頭中——一邊是采摘后空下來的田埂,一邊是長勢喜人的胡蘿卜綿延開去,為廣闊的田地披上層層綠衣。
10多名工人在田間嫻熟地采收胡蘿卜,他們手握纓子向外發力,一根根色澤鮮艷、形態飽滿的胡蘿卜便破土而出。摘除葉子、快速裝袋……現場繁忙而有序。梓源農業總經理劉建家說,去年種下胡蘿卜之后,少有大雨,氣溫適宜,有利于控水控肥,讓今年產的胡蘿卜品質更佳。
隨手拔起幾棵“禧紅202”,只見它們條形整齊、根尾圓鈍,“顏值”頗高。休息間隙,工人直接拿起剛從地里拔出來的“禧紅202”,擦干凈后吃了起來。“特別甜,很解渴。”
“‘禧紅202’水果屬性強,口感細膩少渣、味道清香甘甜,出汁率也高,適合直接吃或榨汁飲用。”福建省福禧種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彭雪娟說。目前,不僅晉江有7家頗具規模的農戶合作種植了“禧紅202”,河北、河南等地的種植戶也慕名前來商談合作。
為拓寬“禧紅202”的銷售渠道,去年,泉州市國芯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國企助力下,開啟多條銷售渠道,進一步走向千家萬戶。
“除了線下的批發市場、蔬菜市場、大型食堂之外,我們還布局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等線上渠道。”泉州市國芯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澤洋對“禧紅202”全面開拓市場充滿信心。
“隨著‘禧紅202’的知名度慢慢提高,以前我們找農場試種,現在農場主動找我們購買種子。”彭雪娟告訴記者,接下來計劃推動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種植基地,四季耕種,力爭做到全年都有新鮮的“禧紅202”走上百姓餐桌。
培育胡蘿卜“芯”
育種行業素有“一克種子一克金”的說法,這在“按粒計價”的蔬菜種子領域更為突出。
“禧紅202”推廣種植前,一罐10萬粒的進口胡蘿卜種子,價格最高時漲到1.3萬元,相當于每畝種子費用5000元,即便降價的時候,每畝種子成本也在2000元以上。
“洋種子太貴了,占種植成本‘大頭’。”從事多年蔬菜種植的劉建家對“種子之困”有切身體會,“一旦遇到胡蘿卜歉收或者滯銷,我們都有苦難言。”
“什么叫‘卡脖子’?這就是。”彭雪娟說,農業種植中最主要的“種子芯片”依賴進口,就等于主動權不在自己手里,很容易受制于人。
2019年,省科技特派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莊飛云帶領胡蘿卜遺傳育種團隊,攜帶選育近20年的國產胡蘿卜種子來到晉江,在梓源農業進行培育,觀測不同氣候、土壤、管理模式等條件下,不同胡蘿卜品種的長勢、抗逆性等情況,并從100多個試種品種中,優選出“禧紅202”進行推廣。
“現在,我們將胡蘿卜種子成本降至畝均600元。”彭雪娟說,曾經高高在上的胡蘿卜種子平民化了,讓種植戶有了更優選擇。
“推廣‘禧紅202’種植的同時,我們還攜手中國農業科學院專家團隊不斷改良、提升其綜合性狀。”彭雪娟說,經過升級后,今年“禧紅202”的甜度穩定在8到12度之間,與圣女果甜度不相上下,而普通胡蘿卜的甜度則為5到7度。
日前,莊飛云再次來到晉江,一連數日扎入試驗田中,調查、評價各胡蘿卜新品種的綜合性狀,篩選更適合推廣種植的胡蘿卜新品種。
“我們把胡蘿卜品質作為育種的一個重要方面來考慮。當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胡蘿卜的口感提出了更高要求。”莊飛云說,“在研究、培育新品種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提高國產胡蘿卜種子的發芽率,也要讓它們好種、好賣,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