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漸深,全國各地迎來賞花熱潮,以“花”為媒的文旅經濟正煥發勃勃生機。各地依托豐富的花卉資源,打造特色賞花節、精品旅游線路和多元文旅活動,吸引大批游客踏青觀光。
花海景觀點亮生態文旅
在云南昆明翠湖公園內,約20萬株郁金香競相綻放。市民和游客在花海中拍照留念,感受春日氣息。花開滿園,游人如織,為春城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在福州閩侯荊溪鎮關中村,2025年首屆“四季荊溪”生態文旅之梅花季舉行。關中村的梅園采用嫁接技術栽培梅花,至今已有13年,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的古梅種植基地。宮粉梅、朱砂梅、綠葉梅以及垂直梅等多個品種,正處于盛花期。200多畝梅樹肆意綻放,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賞花觀景。
“以花為媒”助力鄉村振興
在云南省澄江市,成片的油菜花競相綻放。近年來,當地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為游客提供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好去處,也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安樂鎮以謝坊村多肉基地為依托,利用周邊廢棄的小學校園舊址,打造集田園觀光、休閑旅游、研學科普等為一體的“樂野小鎮”。
科技創新賦能花卉經濟
早春時節,在山東省平度市舊店鎮萬匯蝴蝶蘭產業園,智能花卉溫室里大片蝴蝶蘭盛開。近年來,平度市舊店鎮大力發展蝴蝶蘭種植,打造集組培育苗、現代化種植、研學及觀光于一體的智慧農業產業園區,促進農業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2025年中國春蘭大集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拉開帷幕,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蘭花約1600盆。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有蘭花從業人員2800余人,蘭花基地近2000畝。目前,紹興市柯橋區蘭花產業年產值超10億元,年銷售額超2億元,蘭花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致富花。
這個春天,賞花不再只是觀景,更是一場集視覺、文化、消費于一體的文旅盛宴,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