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指導我國花卉生產和銷售,并為花卉產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中國花卉協會根據“2025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會”專家報告內容,結合河北、江蘇、山東、廣東、陜西等省(區、市)的2025年宵花市場情況調查數據,綜合分析形成了《2025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報告》。《報告》分2024年全國花卉產銷情況回顧、2025年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兩部分,分別從盆栽植物、鮮切花、綠化觀賞苗木、花店零售業、花卉流通等5個方面,對全國產銷形勢進行了分析及預測,并對2025年蝴蝶蘭、大花蕙蘭、紅掌等年宵花進行了分析總結。
一、2024年全國花卉產銷情況回顧
1.盆栽植物總體來看,2024年全國盆栽花卉行業發展主要呈現四大特點。區域品牌效應明顯、苗木產業向盆栽行業轉型、行情變化快、兩級分化嚴重以及線上線下優勢互補。
2.鮮切花2024年全國鮮切花種植面積穩中略增,設施水平和優質花比例大幅提高,但由于傳統消費市場消費降級、新興市場價格意愿偏弱等原因,鮮切花行業呈現“量增價跌,結構性分化”的特點,整體鮮切花供應鏈體系在供需調整中逐步轉型。
3.綠化觀賞苗木全國育苗規模有所下降,但苗木供需總體保持穩定。當前中小常規苗木庫存壓力減輕,但高品質苗木和抗逆性鄉土樹種供應仍然不足,行業面臨總量過剩與結構性短缺并存的矛盾。
4.花店零售業受悅己型消費、即時零售(外賣/直播)驅動,2024年花卉零售消費市場總規模近2200億元,預計同比增長8%。其中花卉電商消費約1200億元,占54.5%;實體花店消費1000億元,占45.5%。電商連續3年成為增長主引擎。
5.花卉流通2015年至今,中國花卉流通體系從傳統以B端為主、線下分層串聯的模式,轉向現代B端與C端并重、線上線下多渠道交織的復雜體系。電商崛起削弱了銷地批發市場的集散功能,流通環節部分減少,零售渠道多元化(如線上平臺、花店、超市等),出口結構優化,但新市場秩序尚未成熟是當前主要制約因素。
二、2025年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
1.盆栽植物2025年花卉市場呈現電商滲透加深、小型化與特色化趨勢。蝴蝶蘭電商銷售占比超20%,中小花品種走俏;大花蕙蘭、高山杜鵑等中小型及新奇特品種需求增長;高品質產品(如北美冬青)價格堅挺,低端產品競爭加劇;重瓣朱頂紅、葉藝竹芋等新品種受熱捧。小盆栽、熱帶植物持續暢銷,電商渠道占比突破40%。
2.鮮切花2025年KIFA第一季度鮮切花供貨量持平,均價同比上漲10.88%,但3月價格顯著下降。鮮切花產量預計提升10%,品類迭代加速,行業競爭加劇。直播電商因低價競爭導致利潤壓縮和消費者信任下降。出口市場因品質提升和供應鏈完善持續擴大,高品質產品需求旺盛。
3.綠化觀賞苗木隨著國土綠化和生態治理的逐步深化,2025年我國苗木供需形勢將發生新的變化。在綠化理念上,國家更加重視碳中和目標與生態修復的有機結合,更加注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強調適應氣候變化苗木品種的選擇和鄉土樹種的推廣應用,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恢復力。
4.花店零售業2024年中國花卉零售業持續增長,政策支持推動行業長期發展,消費升級帶動高端花卉和定制化需求,電商助力市場擴張,但物流成本高、同質化競爭和信任問題仍是挑戰。未來行業將依托技術創新和國際化拓展空間,企業需優化品質、品牌和服務以提升競爭力。
5.花卉流通我國現代花卉流通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超市成為新零售重要渠道之一;銷地批發市場功能不斷轉化;花店個性化功能更加突出;花卉電商進入小而美;盆栽電商賽道成為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