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串珠成線育產業。圍繞交通服務產業的發展思路,將“交通+產業+旅游”戰略作為農業產業培育的突破口,改(擴)建總長達145公里的蘇稽文旅產業環線、岷東片區產業環線、悅來鎮荔枝灣農旅融合環線三條產業環線。充分挖掘嘉峨大道和樂夾大道沿線、樂井快速通道和繞城高速牟子段沿線、樂自高速和繞城高速大佛段沿線、生態大道、樂雅高速和成綿樂高鐵平興段沿線、成綿樂高鐵悅來段沿線等5條主要干道沿線的資源和地域優勢,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帶的道路沿線產業帶,著力推動全區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二是特色鮮明建園區。突出有規劃、有組織、有產業、有規模、有形象“五有”標準,重點培育建設三大園區。一是嘉州現代水產養殖循環園區。以白馬鎮為核心,打造集現代漁業、科學研發、休閑觀光、農事體驗、文化傳播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漁業示范點,用好1000萬元的省級園區培育資金,開展魚塘“循環水”尾水污染整治,力爭在兩年內漁業產值突破6億元。二是樂山畜牧種養循環園區。以劍峰鎮為核心,引進大型養殖企業,新建30萬頭優質生豬生產基地,促進全區生豬產能恢復,推動生豬“一體化”建設,帶動發展種養循環種植示范區5000畝。三是小三峽流域農旅融合示范園。以悅來鎮荔枝灣村為中心,深度挖掘平羌小三峽歷史文化資源,引入民宿、露營、文創等業態,打造農文旅融合示范園區。
三是融合發展提質效。緊扣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集中政策優勢發展近郊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業,推動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條。打造提升悅來荔枝灣等一批集采摘體驗、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農業觀光園,按照宜聚則聚、宜散則散的要求,建設培育大佛竹溪谷等特色產業規模發展與美麗新村融合的特色新村。推進岷東片區、岷西片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和全福中農城冷鏈物流園區建設,著力打造集農產品保鮮、儲存、加工、物流等一體化的綜合園區。
四是“內培外引”聚人才。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戰略,制定《市中區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十條措施》,加快鄉村振興干部隊伍的培養和鄉村振興服務團、發展師的組建,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優秀農民工回引力度。在白馬鎮、悅來鎮、平興鎮選派“鄉村振興第一書記”,通過整合人才資源為各鎮示范,進而帶動一支涵蓋自然資源、農業農村、財政、金融等部門業務骨干的鄉村振興服務團,為點亮美麗鄉村、譜寫鄉村振興篇章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來源:樂山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