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看來,星級園區之所以如此受各方青睞,根本原因,是其已經成為現代農業要素的聚集區、農業標準化專業化組織化集約化的示范區、科技創新的樣板區和綠色循環低碳高效發展的先行區。換言之,能夠有效聚集“人、地、錢”和科技等要素,構建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可以提供更多有效的農產品供給。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四川省累計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9個,通過認定3個。同時,全省還有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03個、縣級558個。但這些園區存在著產業同質、發展粗放、特色不鮮明、優勢不突出等問題。
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介紹,創建星級園區的初衷之一,是重構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體系。“‘上星’是為了優中選優。通過‘比武’的方式,帶動其他園區提質增效競爭發展。”啟動首批星級園區創建之初,全省共有87個園區報名,經過初步遴選,鎖定60個培育對象。最終入圍不過35個,“淘汰率很高。”
根據2018年印發的《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考評激勵方案》,現代農業園區必須要通過基地建設、設施裝備、產品加工、農業新業態、品牌培育、科技支撐、保障措施和組織方式八個核心指標考核。
“這八個指標涵蓋了園區建設、運營等方方面面。”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還設置了若干二級考核指標。如基地建設,主導產業要選擇“川字號”優勢特色農業產業,且主導產業產值占園區農業總產值的90%以上,單位產出效益高于當地平均水平20%以上。
對入圍星級園區,四川省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資金予以一次性獎補,五星級補助2000萬元、四星級補助1500萬元、三星級補助1000萬元。星級園區可謂含“金”量十足。
對于全省星級園區的管理方式有:實施年度考評、動態管理。已“上星”園區實行“升降級”,每年對已認定的園區進行考核,確定保級、晉級、降級名單,降至三星級以下者直接取消命名并摘牌。如發生重大農業生態環保事故等,不僅取消命名并摘牌,連現代農業園區的資格也將被“一票否決”。
“通過考核這根‘指揮棒’,避免各地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降級了,得到的補貼也將縮水,升級的則要增加。目前,正制定新的考核方案,選擇“上星”園區進一步緊扣“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對已“上星”的采取比現代農業園區更為嚴格的考核方式,確保“星級”更加名副其實。新版星級園區考評方案將在近期印發。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