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在飲食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都希望能品嘗那些綠色、天然的食材,從而讓自己的健康有更多的保證。很多農民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潛力,發展有機農業,希望能在這個領域中賺上大錢。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農藥殘留超標、激素過量使用、非法添加抗生素等,這些都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有關飲食方面的疾病也多了起來。
對于中產以上的人士來說,他們自然希望能吃上天然生長的農作物,市場上的蔬菜多半是在大棚中催生的,因此這才促成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早在2006年時,日本朝日集團就進入中國山東,他們將目光看向了生態綠色農業,希望能在中國市場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中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市場,中產階級人士的占比也要達到上億人,他們是有機蔬菜的消費主力軍。
朝日集團在山東成立綠源農業公司和綠源乳業公司,并在萊陽市租賃了1500畝地,其租期為20年,租金以五年制結算,第一個5年為800元/畝/年,之后每間隔5年遞增1次,每畝地疊加200元,第四個5年按理說能拿1400元每畝,還算是非常可觀的。
日本人給出的租金比較高,就算是今天,也少有給出800元每畝的。流轉了一批土地后,緊接著日本人開始了農業的生產種植,他們的種地理念比較奇特,經營方式也很特別。
經營理念上,日本人在農場里喂養奶牛,還種植了玉米、小麥、草莓等。牛以農產品為食,牛糞再排泄到土壤中,生產的牛奶再賣到市場中,從而實現營收,整個生態鏈很是自然平衡。
日本人先是將土地撂荒2年,隨后才在其中種地,農田里的作物全程不打農藥、不噴化肥,雜草和莊稼一同生長,玉米和小麥收獲了后,直接打碎喂牛。每個月對牛進行一次體檢,在擠奶方面也有嚴格要求。
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番茄、黃瓜可直接食用,牛奶也可以直接對著嘴喝,很是清甜。
這樣的環境下,生長的果蔬,價格顯然更高,甜玉米一個可賣8元,一升牛奶超20元,草莓可賣320元每斤,其品質確實得到認可,價格卻讓人望而卻步。
日本人并不灰心,加大了投資力度,截止到2016年前,投入了30億日元,只賣出了10億日元,虧損了20億,因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只好選擇變賣。
十年虧損20億,日本的農業經濟模式,可惜還是沒能在中國的土壤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