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金文陽)近日,由寧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牽頭,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寧夏新起點設施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寧夏園藝產業園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參與實施的“十三五”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重大項目——“資源高效利用型設施蔬菜健康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驗收。該項目結合東西部科技合作,創新采用區內外雙首席專家、雙課題主持人的組織模式,獲自治區支持專項經費1602萬元,配套經費450萬元。
該項目針對我區設施蔬菜連作障礙、病蟲害防控、高品質生產等重大技術需求,以資源高效利用型設施蔬菜健康生產的目標,堅持優質、高產、可持續為主線,集中開展了主動蓄熱溫室、超大跨度塑料溫室結構優化與智能化環境調控裝備研制,設施蔬菜土壤質量健康評價與保育、病蟲害綠色防控、豐產增效與健康生產等關鍵技術研究。突破了裝配式日光溫室建造、多發病早期快速檢測預警、高品質番茄黃瓜栽培水肥精準管理、設施健康土壤管理關鍵技術,構建了資源高效利用型設施蔬菜健康生產技術體系,建立了設施園藝核心示范區和示范基地,完善了瓜菜產業的優新技術整裝配套,開辟了一條結構更優、效益更好、質量更高、優勢更顯著的現代高效農業發展路徑,為推進我區瓜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項目已授權專利22項,受理專利14項,項目成果在賀蘭園藝產業園區、吳忠市孫家灘農業綜合開發區等地累計推廣1萬畝。核心區番茄、黃瓜產量提高了35%,水分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土傳病害防效達74.1%-88.9%,節肥14.8%-50.0%,節水21.4%-50.0%,增產14.4-15.1%,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
“項目的研發成果具有前瞻性,成果豐富,為寧夏“十四五”設施園藝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教授對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了肯定,李天來院士建議重點圍繞設施園藝產業化、現代化、智能化開展研究、探索與示范,最終實現設施蔬菜標準化、智能化、輕簡化。
“項目組要盡快推進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加快促進我區瓜菜產業提質增效。”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劉常青表示,科技管理干部要進一步凝練產業關鍵技術需求,在我區特色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找準科技支撐點。廣大科研人員要加大與區外高層次專家的研發合作,不斷提升我區農業重點特色產業技術水平,讓我區更多的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