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勤春來早,河北省滄縣的冬棗大棚里綠意盎然,綠然農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對冬棗樹進行壓枝、打芯管理,確保錯季冬棗上市時的品質和產量。
河北滄縣綠然農業合作社社員 許寶來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今年溫室大棚早期管理正是關鍵時期,我們這個技術人員和社員們馬虎不得,因為今年的收成全靠這些搖錢樹了。
滄縣綠然農業合作社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吸引農民以土地和棗樹入股,通過改良冬棗品質,調整冬棗成熟時間,讓本應秋天采摘的冬棗,夏季搶鮮上市,農民嘗到了農業結構調整的甜頭。
河北省滄縣綠然農業合作社負責人 許青青
我們引導合作社的農民和周邊農戶主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讓冬棗的價格翻了幾番,今年我們將繼續擴大規模,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
滄縣是全國的金絲小棗之鄉,近年來當地以黨建引領小棗產業結構調整,政府投入資金技術扶植各類農業合作社帶領棗農改良小棗品質,調整種植結構,全縣230多家棗類農業合作社成為農民調結構、促增收的領頭羊。
新華社記者駱學峰、報道員馬天華河北石家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