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新建了日光溫室園區,我認購了兩座棚,今年種植的西紅柿,一座棚差不多能產出七、八噸,按現在的價格能收入1.5萬元左右,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發放鎮賈家墩村二組村民王延文高興地告訴記者。
這是發放鎮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發放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三大特色產業帶”建設,著力培育“10+N”特色產業體系,立足實際、科學謀劃,按照“園區化建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思路,采取“五化五帶動”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土地入股為牽引探索建立“土地銀行”,打破村組地域界限,堅持建設發放鎮日光溫室產業園,推動全鎮特色產業擴面增量、提質增效。發放鎮黨委書記齊鵬說:“產業園規劃建設新型日光溫室600座、1120畝。其中,2021年一期規劃建設128座、320畝,總投資1239萬元。”
日光溫室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也成了農民增收的“聚寶棚”。王延文喜笑顏開地說:“從建棚、新品種引進、生產、種植、采收、銷售到冷鏈倉儲、物流,都由專業企業、合作社和勞務隊管理服務,并引進企業實行訂單化種植,實現產、供、銷系統化,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
好產業帶動了群眾增產增收。齊鵬說:“我們將以打造農業產業強鎮為目標,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拓展銷售渠道、延伸銷售網絡,讓日光溫室瓜菜產的出、銷的快、收益高,推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