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雙減”政策的出臺,使在線教育平臺面臨轉型的抉擇。
俞敏洪在近日的直播中表示,新東方將停止教育業務,接近1500個教學點要退租,課桌椅還要再送至少8萬套;計劃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臺,將會和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支持鄉村振興事業。不過,俞敏洪稱新東方并沒有出現財務危機,仍有足夠的資金退還學生學費和支付所有老師工資。
在“雙減”政策出臺后,新東方發公告,決定停止經營中國內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其對象包括從幼兒園到初三年級在內的所有學生。隨后,新東方成立北京新遠方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邁開了轉型的第一步。 新東方從一家大型教育平臺,到計劃轉型為一家大型的農業平臺,確實令人唏噓。但俞敏洪投身農產品直播帶貨,并非沒有作為,依靠自身的流量,新東方或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比如,2019年一年時間,拼多多上農副產品的成交額就達到了1364億元,2020年這一數字又翻了一番了,超過2700億元,所以當下拼多多已然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而拼多多勝出的關鍵,就在于他比其他任何互聯網公司都更愿意在農業上下功夫。創始人黃錚在今年辭任董事長時,也明確地表示,下一步他將投身農產品和食品科學領域的研究。如果你印象中的拼多多只是一個精通各種消費心理,善于營銷的高手,那么你就把它想簡單了,在一個個令人停不下來的創新玩法之下,拼多多真正的根,其實一直都在我國最傳統,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農業上面。 而京東也宣布,將以無人機農林植保服務為切入點,整合京東集團物流、金融、生鮮、大數據等能力,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同時打造旗下首個農場品牌“京東農場”京東農業研究院同時首次亮相。京東涉農產業圖分布在六個領域:零售領域、生產端、 都市農業、農業綜合體、農業綜合體、農業研究院等。 今年9月,馬云參觀浙江嘉興平湖農業大棚。有網友稱,馬云當時疑似在考察阿里巴巴的數字農業基地。阿里巴巴宣布啟動“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承諾將在2025年前累計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助力共同富裕,方向包括加大科技投入,助推農業產業化建設等。 顯然農業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新的風口,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各大電商平臺也在抓緊時間建立貨源生產基地和農產品供應基地。京東作為能夠和淘寶相提并論的電商平臺,也察覺到了行業變化的趨勢。拼多多也不甘落后計劃投資100億,實實在在地為農業發展作貢獻。 農業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現在的農業趨勢更是明顯,大家都是彼此互補,形成一個小型的圈子,讓自己的事業更穩定。未來這樣的農業生產方式將會大行其道,甚至可能呈現出一個個聯盟形式。 未來農業將在大規模前提條件下,向著加速品牌化、發展綠色農業、地理標志農產品化、微營銷化方向發展。核心詞匯包括機械化、產業化、信息化、科技化、特色化。 農業進入規模化、科技化、產業化發展之后,競爭將會逐步加劇,而品牌化與綠色農業是提高競爭力的有效途徑。除此之外,發展區域農業、地理標志農產品可以降低競爭風險。特色農業包括旅游農業、餐飲農業、休閑娛樂農業等。農業信息化與微營銷以及直播帶貨將會是未來農產品營銷的主要途徑之一。農業服務企業、農資商也將從過去的服務農民向服務企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