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塔市柳條寨鎮南李大人村北蟲草種植基地倒塌情況
11 月 7 日凌晨 3 點,遼陽市燈塔市柳條寨鎮依舊被暴風雪籠罩著。屋外 " 啪嗒 " 一聲巨響吵醒了熟睡中的老呂,在嘎吱的鐵架搖曳聲中,他意識到,自家的北蟲草大棚可能已被暴雪壓塌。" 但風雪太大了,加上天還黑著,我根本出不去,出去了也很危險。" 無奈之下,老呂只能套上衣服焦急地坐在門邊,盤算著天亮后要先掃雪、再修棚,同時將存活的新鮮蟲草挪出來……
受今年下半年來最強寒潮影響,11 月 5 日夜間起,強降雪席卷了內蒙古及東北部分區域。11 月 7 日至 8 日,遼寧中部、吉林西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截至 11 月 9 日 9 時,多地積雪深度打破觀測史紀錄,局地積雪深度超 50 厘米。
" 這樣的暴雪很少見,整個村子因準備不足塌了上百個棚子,直接經濟損失上千萬。" 老呂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受此次暴雪災害影響,當地多個村落的農業大棚嚴重受損,目前幾乎所有農戶都在進行除雪、搶修作業,試圖降低損失。此外,因積雪覆蓋,村中道路難行,群眾的生活物資多以事前儲備為主。
種植北蟲草是個精細活
柳條寨鎮南李大人村,因隸屬燈塔市——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地和淡水魚養殖基地,村內經濟呈現出 " 一村多品 " 的樣貌。但近幾年,由于北蟲草養殖的不斷發展,村中曾以養魚為主的農戶也開始紛紛轉投蟲草養殖,新建溫室大棚。
據燈塔新聞網報道,早在 2013 年,南李大人村就曾積極開展設施農業建設,不僅新規劃 400 畝土地,建設溫室大棚 80 棟,以種植北蟲草為主,蔬菜為輔,還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扶持政策,幫助協調貸款,解決水電等問題。目前,該村的北蟲草種植業早已初具規模。

老呂稱家中的北蟲草大棚被壓塌 受訪者供圖
" 我以前也養魚,但后來村里在發展設施農業,又開始跟著建大棚搞北蟲草養殖。"46 歲的老呂是南李大人村的原住民,家中土地約有 3 畝,但全被其用作蟲草養殖和貨物存放。他說,村里的淡水魚養殖大概有一千多畝,年產淡水魚能達到六百多萬斤,但在比較了大棚養殖的經濟效益后,他最終選擇了種植北蟲草," 這個產量更高、周期更短、見效快,經濟效益還高。"
2020 年,是老呂搞北蟲草種植的第 12 個年頭,為了擴大種植面積,他拿出了自己的大半積蓄,又向銀行貸了款,花了 80 多萬元在舊菜棚子上建起了一個占地面積 1600 平的新大棚。" 現在可以種到 5 萬 -6 萬盆北蟲草,好好飼養著,一年可種四茬,初步估算下來,一年最多可以賺到 12 萬元。" 老呂說。
不同于傳統的養殖,北蟲草的養殖是個精細活。因為各個階段對溫度與濕度的要求不一樣,老呂必須每天都觀察北蟲草的生長情況,再輔以棚內設備進行溫度、濕度調節控制," 雨天棚內濕度過大,會促使多種病害的發生和蔓延;但棚里光照減弱,溫度降低,又會抑制植物生長。"
此外,因為需要給盆中北蟲草 " 翻身 "、" 透氣 ",在北蟲草種植進大棚的 13 天后,老呂便給每盆蟲草扎眼透氣,然后再從底下往上倒垛。等種植到了 50 天后,老呂又給這些北蟲草再倒了一遍,順便將盆里沒長出來的、混進雜種的、烏眼了的都掏了出來," 每種一茬,這些盆里的北蟲草至少得倒兩遍。雖然麻煩了些,但經濟效益還是不錯的。"
老呂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北蟲草在全國種植的面積較小,主要集中在北方種植,遼寧省內僅有沈陽市于洪區的 5 個村及內蒙古、山東有少量種植,但都不及燈塔市的種植面積," 北蟲草屬于立體栽培,3 畝地的一棟大棚可栽培 5 萬盆,每盆純利潤 0.5-1 元,畝收益可達 1 萬元以上。"
暴雪肆虐的一夜
11 月 6 日,在查看了一圈棚里的北蟲草生長情況后,老呂在心里默默的計算了一下時間," 還有 15 天,就可以進行第二次‘翻身’了。" 睡前,因擔心下雪會把大棚打濕,老呂還特意檢查了一下每個大棚的支架," 去年建新棚的時候,就專門把底下給墊高了,就怕遇到暴雨等洪澇災害。"
受今年下半年來最強寒潮影響,11 月 7 日至 8 日,遼寧中部、吉林西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截至 11 月 9 日 9 時,多地積雪深度打破觀測史紀錄,局地積雪深度超 50 厘米。

老呂稱家中的北蟲草大棚被壓塌 受訪者供圖
半夜 3 點左右,睡夢中的老呂被 " 啪嗒 " 一聲巨響吵醒了。他坐在床上仔細聽了聽屋外的聲響,在呼呼風雪聲中,他隱約聽見了鋼鐵支架相互碰撞、摩擦的嘎吱。" 壞了,棚子被雪壓塌了!" 老呂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他第一想法就是沖出去搶救棚子里的北蟲草,但還沒下床便被妻子攔住了," 外面的雪太大了,天也是黑的,要是摸黑出去修棚子確實太危險了。"
無奈之下,老呂只好穿上衣服坐在門邊,焦急的等待天亮," 第一件事肯定是要掃雪,不然門都出不了。然后就是盡可能的修棚子,不然這么多北蟲草全壞了怎么辦。" 而只要一想到自己大棚里的北蟲草被風雪壓蓋了一晚上,老呂便心疼不已," 老棚花了 30 萬,翻新又花了 80 萬,100 多萬的投資就這么沒了,心里真是說不出的難過。"
據老呂回憶,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他便急沖沖的清掃家門前的積雪,然后趕到一旁的大棚里去。而當時,大棚的整體外型還在,僅頂部因承受不住積雪壓力而塌陷," 也只是有一處塌了,但就是這一處便讓風雪鉆了進去,讓一棚子的北蟲草受了一整晚的低溫和潮濕。"
老呂讓妻子在家和工人一起搶救可能未被凍壞的北蟲草,自己則趕忙聯系周邊的鄰居們,詢問對方的受災情況," 我當時就想著,我家這基本是全軍覆沒了,如果有誰家情況還好,就過去幫幫忙,畢竟事已至此,大家能幫就幫一把。"

燈塔市柳條寨鎮南李大人村北蟲草種植基地倒塌情況
這場突來的大暴雪,讓老呂等農戶始料未及," 誰都沒想到,這棚頂的積雪居然達到 35-45 公分厚,直接壓塌了鐵架搭建起的大棚。" 老呂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事后了解到,當晚的暴雪不僅壓塌了他家的大棚,也壓塌了隔壁多個農戶的花卉大棚或蔬菜大棚,甚至整個遼中地區內的多個大棚設備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光我們村就有上百個棚子被壓塌了,直接經濟損失上千萬。"
據遼寧衛視報道,此次暴雪對遼寧省內的設施農業造成了較大影響。據不完全統計,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隸屬于遼寧省阜新市)有一千余座設施農業大棚被積雪壓塌,朝陽市(遼寧省轄地級市)1182 棟冷棚骨架不同程度受損,427 棟棚體部分倒塌。
暴雪后的補修止損
" 大棚倒塌后,雪又持續下了一天半,最近雪勢減小了。" 老呂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前兩天村干部入戶進行受災情況統計,他也將自家的情況進行了登記,相較而言,他是村里損失較為嚴重的那一批。
由于大量北蟲草被暴雪壓壞凍傷,加上此前積壓在倉庫里的北蟲草,老呂初步估算了一下自己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在 30 萬元 -50 萬元左右," 之前還有建棚子的貸款沒還完,接下來也不知道該怎么補了。"
與老呂一樣,王龍也是當地一戶專門種植北蟲草的人家。他所在的種植基地約有 1500 畝,內有三百多個大棚,在這次雪災中倒塌了近一百多個。" 棚子都塌了,里面設備也差不多都壞了,建棚加上里面的設備,一個棚平均損失至少一百萬元。" 王龍說,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損失,他正努力搶時間補修大棚,同時還要將倉庫中新鮮的北蟲草制成干品," 雖然價格低了些,但易于保存 "。

遼寧衛視報道,此次暴雪對遼寧省內的設施農業造成了較大影響。
除了搶時間止損外,老呂等人面臨的另一難題便是大雪封路,若無大輪運輸車輛,僅憑他們徒步或是小轎車,很難將這些北蟲草及時銷售出去。" 沒辦法,現在咱們這的所有農戶,不是在抓緊時間掃雪、除雪,就是在補修大棚、搶救北蟲草。" 王龍說,等到暴雪天氣恢復正常,村里的道路也疏通后,他就會聯系外面的商家,盡快將手中還能出售的北蟲草給送出去。
" 上一次這么大的雪災,還是 60 年前,但那時候的經濟環境和作物情況都不一樣,應對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當地北蟲草養殖戶華娟說,雖然暴雪在東北冬季屬于常見的天氣現象,但像今年這般嚴重還是她頭一次遇到。也因此她和許多老農戶一樣,無法及時做好預防工作," 整個北李大人村倒塌的大棚就有一百來戶,損失應該是有超過一千萬的。"
此外,據華娟介紹,目前村里接到的通知是,協助上級部門做好群眾受災情況統計," 至于每家每戶補償多少錢,補償比例是怎樣的,都還不知道。" 柳條寨鎮政府工作人員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相關情況的登記統計,但具體補償標準還未下發。
據了解,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目前政府相關部門正在組織核實災情,組織做好救災和生產技術指導。其中,對于農業大棚方面的技術指導則是," 組織棚戶提前加固溫室,壓實棚膜,提高棚室的防風保溫效果。下雪時,通過人工除雪、機械除雪等方式及時清除積雪,避免雨雪太大壓塌棚室,造成棚內作物凍害。"
遼寧省農科院研究院張青表示,農戶在清完大棚外表的雪之后,要把棚內的簾子升起來,并嚴格控制棚溫," 不要把溫度管(計)超過 30 攝氏度。如果光照過強,建議大家在正午時光,可以葉片上補一點清水避免葉片灼傷。晚上的時候一定要把溫度管(計)到 12 攝氏度以上 15 攝氏度以下,這樣的溫度幫助我們的作物度過最危險的時刻。"(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