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申城菜價一度“居高”。隨著上海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目前,滬上蔬菜供需平衡正逐步恢復。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流通渠道的恢復、各級市場逐步開市等多種舉措,或有望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抑制住“居高”的菜價。
零售價比團購價“腰斬”
“疫情期間小區封閉,買菜多靠‘團購’,現在社區門打開了,菜價也隨之‘腰斬’。”家住萬里板塊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將這段時間買蔬菜的價格前后一對比,發現現在的菜價真的下來了。
“比如,團購時,毛豆12塊一斤、現在是6.5塊一斤,團購豇豆要10塊一斤、現在是6.5塊一斤。團購茭白10塊一斤、現在是5塊一斤。青浦糯玉米團購10塊一斤、現在是6.5塊一斤。”陳女士說,除了蔬菜價格跌去近一半,豬肉的價格也下來了,五花肉團購價格達38元一斤,現在是25元一斤。“這些零售的蔬菜就是采買自社區附近的崇明生鮮店和青浦菜店。和此前的團購價格一對比,差價很明顯。”
也有市民在疫情中通過買菜發現,同樣是在線新經濟平臺,郊區的價格要比市區便宜不少。例如某平臺上,郊區板塊的蔬菜肉蛋蔬果品種豐富、價格基本是平價,且疫情期間也幾乎是單買單送,而定位至其市區家中,則不少蔬菜品種都呈現“斷貨”,且肉菜還有不少貴價的套餐待售,價格“差距”非常明顯。
那么現在上海的菜價究竟是怎樣的水平?記者注意到,根據相關部門的價格統計,6月12日,上海青菜批發均價4.94元/公斤,雞毛菜批發均價6.6元/公斤,卷心菜2.4元/公斤。豬肉批發均價未23.35元/公斤。業內人士指出,受疫情影響,這段時間上海的菜價不能與去年同期同日而語。不過,環比疫情中價格高企的時段,這幾日申城菜價已算是穩中有降。
運輸力量恢復交易量上升
上海江橋批發市場蔬菜供應量占上海市場的60%至70%,其蔬菜批發價格,直觀反映上海蔬菜價格真實波動和需求。
因工作需要閉環管理,上海江橋批發市場蔬菜部經理助理何夏清,已整整2個半月未曾回家、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據何夏清介紹,自5月份以來,隨著上海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上海蔬菜批發價格在波動下降通道中。
如從供給端來看,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運輸力量持續恢復,來自云南、山東等地的客菜供應持續上升,江橋市場蔬菜交易量也在逐步上升。目前,市場蔬菜每天交易量為1700噸至1800噸。從需求來看,上海商超、社區菜市場、餐飲等終端消費也在持續復工復商復市,近期蔬菜需求量短期內有一定的波動。
“總體來看,蔬菜供需平衡正在恢復。隨著6月份河北、內蒙古、甘肅等北方蔬菜集中上市,現早期產區蔬菜供應趨勢較好,再無極端氣候影響之下,以及后續運力的持續恢復,上海市場上蔬菜供應預計將得到更好的保障。” 何夏清預計。
6月中旬或進一步提升供應量
記者了解到,5月31日晚,上海市商務委按照《關于印發〈商貿企業復商復市疫情防控工作提示〉的通知》(滬肺炎防控辦〔2022〕728號)精神,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序推進本市農貿市場(含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菜市場)復商復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主副食品市場供應,通過“一問一答”形式,公布了滬農貿市場復工復市的有關內容。
根據上海市商務委《關于堅決守牢疫情防控底線推動我市農貿市場有序復市工作方案》政策問答(2022年6月1日起),滬上批發市場劃小單元,實施分區管理,包括交易區、倉儲區、停車區、辦公區、住宿區等。交易區分片管理,包括入場查驗區、交易服務區、核心交易區。同時,設立應急交易區,合理布設監控設備。鼓勵發展會員制,會員預約下單,非會員在交易服務區看樣訂貨。暫停零售業務。6月15日之后,上海批發市場將有序增加經營戶、采購商入場,保持安全距離,開展無接觸交易。但需合理控制在場人數,有序管理進出車輛。外地來滬和本市相關司乘人員按照有關要求實行閉環管理,非必要不下車。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滬上一級批發市場內仍為閉環管理模式,而部分二級批發市場尚未完全復市。待到6月15日后,各級市場陸續打開,原先的供應鏈和銷售模式能穩步恢復,市場供應量有望提升的同時,也能有效抑制高企的價格。
記者還了解到,隨著復工復市的推進,目前,滬上商超已陸續穩步恢復線下營業,同時,諸如叮咚買菜、盒馬鮮生、多多買菜等在線新經濟平臺也已有序復工復產。
據盒馬上海區域總經理沈剛透露,目前,盒馬的商品供應鏈已恢復到8成以上。叮咚買菜方面則表示,已迎來全面復工,隨著前置倉站點恢復正常營業,平臺也將逐步調整運營模式,分批次恢復“全天開放運力,小時段預約”模式,助力市民能“隨時下單購買”,以保障物資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