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惠風和暢;美麗小鎮,櫻桃正紅。5月7日上午,“櫻你而來·向美好出發”鄭州第十七屆櫻桃文化節在櫻桃廣場盛大開幕。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今年受天氣影響,大櫻桃遭遇“桃花雪”造成減產,而嬌小玲瓏的小櫻桃卻喜獲豐收。
為期近兩個月的櫻桃文化節拉開帷幕

5月7日上午9時30分,隨著開場鼓舞《盛世歡歌》的精彩呈現,二七區委副書記、區長虎榮鑫作開幕致辭。隨后,由市區領導一同登臺共同啟動卷軸,代表著鄭州第十七屆櫻桃文化節正式開幕。
鄭州櫻桃文化節作為二七區的傳統節會,自第一屆櫻桃節成功舉辦以來,今年已經是第十七屆。作為近郊游首選,櫻桃溝先后創建了櫻桃溝國家4A級景區和釣魚溝國家3A級景區,升級打造特蘭斯童話世界、正賽卡丁車公園、908鄉村文化產業園、瞻園、建業大食堂等多個特色文旅項目,開啟了全新“微度假”旅游模式。
開幕式現場進行了歌舞、戲曲、相聲、情景劇等精彩的文藝展演,還舉行了櫻桃溝IP形象發布儀式,櫻桃溝IP形象櫻小游、櫻小美在一眾水果的簇擁下走上舞臺中央,向廣大游客及嘉賓展現櫻桃溝發展的新活力。藝術家們通過丹青獻禮櫻桃溝,表達了對櫻桃溝這片土地的無限熱愛。
大櫻桃開花時遭遇“桃花雪”造成減產
“大櫻桃25塊錢一斤,小櫻桃8塊錢一斤。”記者在櫻桃溝采訪時,不時聽到果農在路邊叫賣櫻桃。據了解,目前櫻桃溝的本地品種小櫻桃正是成熟上市的季節,每斤價格8元左右,品質較好的賣10元一斤,稍差點的六七元一斤。大櫻桃的成熟期在5月15日前后,目前果農出售的只是一些早熟品種,產量不多,價格相對貴一些。
“今年大櫻桃的產量比較低,主要是3月中旬的那場‘桃花雪’鬧的,俺家園里大櫻桃減產了一半以上。”果農張大姐說,她是櫻桃溝曹廟村的,家里種了5畝大櫻桃樹。今年3月中旬正值大櫻桃開花的季節,突然來了一場倒春寒,下了一場“桃花雪”,把大量的櫻桃花都凍掉了。往年的這個時候,園子里每棵樹上結的大櫻桃密密麻麻能把樹枝壓折,今年掛的果子卻稀稀拉拉的。
與張大姐同村的果農劉大姐家里,種了7個品種的大櫻桃,也不同程度減產。她告訴記者,有的品種減產量達到了三分之二,十分可惜。
在郭家咀村郭大爺家的櫻桃園里,許多游客正在采摘新鮮的大櫻桃。“都是自家種的,免費品嘗。”熱情好客的郭大爺不時從樹上摘下一把櫻桃送給游客吃。他告訴記者,雖然種了幾十年的櫻桃,可今年三月中旬的那場大雪,也讓他有點措手不及,為了補救減少損失,他立即在果園里點火生爐子,給果樹保暖,但仍造成了近三分之一的減產。
小櫻桃躲過“桃花劫”喜獲豐收
鄭州櫻桃溝是一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地方,這里淺山丘陵,溝壑縱橫,坡臺遍野,典型的黃土溝壑風積地貌,森林植被豐茂,是鄭州市區界內海拔最高的區域,有各類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遺址13處,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古樹有3000多株。櫻桃溝有1000多年櫻桃種植歷史,櫻桃溝的櫻桃作為國家農業地理標志產品,更是早已美名在外。多年來,勤勞淳樸的櫻桃溝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著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成功創建了河南省文明景區,榮獲“河南省文化產業特色鎮”和“河南省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
在櫻桃溝,當地村民把土生土長的小櫻桃稱為“笨櫻桃”。由于小櫻桃產量較低,不易運輸和存放,近年來逐漸被大櫻桃取代,目前櫻桃溝景區內大櫻桃的種植面積遠遠超過了小櫻桃。然而,由于小櫻桃汁多肉嫩口感好,上市后仍大受市民青睞。
5月7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櫻桃溝果農郭永建家的小櫻桃園,只見滿樹的紅色小果子如同一顆顆紅瑪瑙,在陽光的照耀下紅的透亮,很是誘人。同樣是櫻桃,為什么大櫻桃減產嚴重,小櫻桃卻果實累累呢?
“小櫻桃一般在2月底和3月初開花,今年3月中旬下大雪時,小櫻桃已經過了花期,所以大雪對它不僅沒有造成損害,反而減少了它的病蟲害。”郭永建告訴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他種了5畝多櫻桃樹,今年小櫻桃的產量明顯高于往年。
“今年小櫻桃的運氣可能比較好,倒春寒來的時候,它躲過了一劫,4月底果子該成熟的時候,又遇上連續下雨,加速了果子的生長和成熟。”郭永建認為,今年的氣候對于小櫻桃來說,是風調雨順。
櫻桃“搭臺”經濟“唱戲”
據了解,本次櫻桃文化節將持續近兩個月的時間,是歷屆櫻桃文化節中歷時最長、創意展現最豐富的一次櫻桃文化盛典。
隨著櫻桃溝景區的經濟發展,原本作為村民家家戶戶主要經濟來源的櫻桃,早已成了配角。當地村民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以櫻桃“搭臺”,讓經濟“唱戲”,通過一顆顆誘人的櫻桃果吸引來全國各地的游客到這里采摘游玩,垂釣劃船,住民宿吃特色農家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此次櫻桃文化節將開展翰墨書畫展、魚王廚藝爭霸賽等系列文化活動,堅持以櫻桃文化節搭建廣闊平臺,持續深挖文化資源,積極探索鄉村旅游發展新途徑,讓“微度假就到櫻桃溝”旅游理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