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諸多省份都在積極有序引導現代設施農業建設,特別是在集約規?;⒓訌娍萍紕撔率侄渭凹哟蠼鹑谕顿Y力度上做了有益嘗試。
分享現代化紅利 暢通城鄉經濟
現代設施農業能極大拓展農業生產可能性邊界,通過提高單位產出效率突破資源環境制約,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需要挖掘的新藍海,現代設施農業能夠示范引領農業先進技術裝備集中聯合攻關和集成組裝運用,帶動農業現代化,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需要攻克的新高地。
近年來,上海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對標國際領先和國內先進水平,增強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深化農業科技內涵。以產業急需為導向,持續加大對現代設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裝備升級,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為激發主體活力向市場多元化發展,上海已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扶持、投資促進和管理機制等方面作用。在政策扶持方面,優化完善現代農業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圍繞穩產保供、科技引領、轉型升級等方向,重點在高標準設施菜田、規模化養殖、現代種業等領域加大支持,相繼建成一批產業等級高、示范帶動強的現代設施農業項目。
設施農業能更好促進小農戶分享現代化紅利,帶動就近就地創業就業,是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需要開辟的新戰場,現代設施農業可以有力拉動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促進水泥建材、智能裝備等基建消費,是暢通城鄉經濟循環需要發動的新引擎。
在甘肅,戈壁灘、砂石地、沙化地等非耕地資源正利用集成基質栽培、節水灌溉、品種改良、光熱控制等現代技術,重構作物生長環境,突破了傳統農業對水、土等自然條件的高度依賴,實現了“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在保障農民群眾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騰出大量耕地用于糧食生產,現有40萬畝戈壁設施農業,從產量的角度測算相當于增加了近100萬畝農田,不僅解決了糧菜爭地矛盾,也為同步豐富“米袋子”和“菜籃子”奠定了堅實基礎。
做好產銷文章 打造設施農業品牌
新形勢下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應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科技支撐、市場主導、聯農惠農,力爭每年都有新進展、新提升。各地應結合實際科學布局產能,設施種植重點是加快傳統優勢產區老舊設施改造升級,在大中城市周邊和非耕地上新建一批高標準現代化設施,提高設施效能和資源利用率;設施畜牧要優化結構,在穩定提升家禽和生豬產能的基礎上,支持牧區和農牧交錯帶合理增加牛羊舍飼圈養,提升規?;屎宛B殖效率。
山東省強化融合發展,持續提高現代設施農業整體效益。將一產的產能優勢,向深加工、預制菜以及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延伸,提升三產融合發展水平。
現代設施農業要分類施策、有序推進存量設施改造提升,在推廣新技術、新設施、新機制上下功夫,堅持微改造、精提升,針對不同設施運行中的突出問題進行實用性改造。要挖掘潛能,高標準新建一批日光溫室、深海養殖平臺等現代農業設施,向戈壁荒灘、深遠海等非耕地資源要空間,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國產化應用推廣,通過智能化提升、綠色化運營實現節本增效。
2021年甘肅省以戈壁設施農業為主導產業,成功申報創建國家設施蔬菜產業集群項目,持續強化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倉儲物流、品牌營銷等全鏈條多環節,近兩年集中建成蔬菜育種中心7個,千畝以上生產基地28個,各類加工等生產線11條。培育唱響“酒泉味道”“戈壁雪潤”“陽關葡萄”等一批品牌,河西地區戈壁蔬菜、瓜果遠銷北上廣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市場。
近年來,設施農業全鏈條發展迅速,各地正下大力氣補上專用品種培育、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與精深加工等短板,支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健全聯農帶農益農機制,幫助農民做好產銷銜接文章,打造一批設施農業品牌。
河北省重點打造環京津冬季設施蔬菜產區、冀中南春秋設施蔬菜產區、冀東深冬溫室蔬菜產區,建成環京津1小時葉菜、2小時精細果菜和3小時特菜食用菌基地。出臺現代農業園區崛起行動方案、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進方案、“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實施方案和支持衡滄高品質蔬菜產業示范區創建十條政策等一系列文件,支持區域統籌整市整縣推進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到2025年,河北省計劃改造提升種植業設施100萬畝,設施果蔬種植面積力爭達到420萬畝;奶牛場智慧化率達到99%;設施水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
河北省集中力量整縣推進現代設施農業,依托各地資源稟賦,著力打造精品蔬菜、高端乳品、道地中藥材等15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規劃實施蔬菜、中藥材、奶業、精品肉類和中央廚房五個千億級工程,著力推動現代設施農業集約化、特色化、精品化發展。
在云南,農產品流通領域已建設冷庫5750余座,庫容1019萬余立方米,配備各類型冷鏈運輸車輛2000余輛,初步形成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產地冷鏈物流基地相互銜接的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強化政策支持 引導社會資本投資
建設設施農業可以帶動多方面產業發展,投資拉動效應強勁亦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內容。各地應強化政策支持引導,通過投資補助、貸款貼息、專項債券、設立基金等多種方式加大投入,引導社會資本積極投資建設現代設施農業,主動協調相關部門降低準入門檻。
山東省充分發揮設施農業起步較早的優勢,強化政策集成和示范帶動,不斷提升設施農業建設水平。實施高效特色農業振興計劃,2010年以來累計投入160億元,支持蔬菜、果品、食用菌等設施條件提升。制定“海上糧倉”“海洋牧場”規劃,大力發展工廠化和深遠海裝備養殖。
各地方不斷創新金融保險產品服務,發揮好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帶動各類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完善大型企業投資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租賃經營,企業領辦、村民入股等多種合作共贏的新型投資運營機制,推動發展設施農業專用保險產品。
河北省統籌安排省級專項資金8億元,用于五個千億級工程和衡滄高品質蔬菜示范區建設,推動現代設施農業整體提升。統籌各級財政資金5000萬元用于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貸款貼息獎補試點工作。通過創新財政支持方式,聯合社會資本,以獎補方式在衡滄兩市設立產業投資引導基金10億元,同時設立風險補償金1億元,撬動金融資本8億-10億元用于設施蔬菜產業。聯合金融機構,選派509名“金融服務專員”駐鄉包村,開發“種植e貸”“奶業振興貸”等產品,發放現代設施農業貸款90.6億元。指導市縣儲備謀劃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設施農業項目打捆打包申請實施,今年1-5月,發行現代設施農業項目債券24.3億元。
近年來,各地方在金融帶動和支持現代設施農業方面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范例,金融力量在實現鄉村振興征程中不可小覷。
江西省省級財政每年統籌6億元,帶動各級財政投入超40億元,全力支持現代設施農業發展,著力打造5個千億級和2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鏈。在重點領域爭取政府專項債扶持方面,加強專項債項目謀劃,2022年申請專項債項目56個,發行47.8億元。江西省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有序投資,寧都縣以農投集團為主體投融資發展設施蔬菜,累計融資近20億元,建成設施蔬菜基地240個,面積5.7萬畝。
作為戈壁設施農業的代表,2017年以來,甘肅省市縣各級財政累計投入35.7億元,通過政府補貼、貸款貼息、作價入股、發行債券等多元融資模式,撬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超過200億元,為戈壁農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當前,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需要政府、科研、金融、市場等各方力量共同發力、同題共答、同頻共振、一體推進。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系統集成加快先進技術裝備轉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