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公寓的產品受到客戶關注。
設想一個科幻電影的情節(jié):清晨醒來,在家中的智能種植艙里,采摘下新鮮的生菜、番茄等果蔬,擺放到餐桌上……
在成都,一款“植物公寓”智能種植艙,正在讓這樣的科幻場景變?yōu)閷嵕啊?/p>
昨日,記者走進四川宗棠科技有限公司,一線探訪由該公司自主研發(fā)的智能種植艙,看它是如何將理想生活場景變成可觸可感現實的?
無土栽培的“植物公寓”
實現智能化“一鍵種植”
走進植物公寓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智能種植艙,里面種滿了長勢喜人的各式果蔬。“這個是甜菜,這個是芹菜,這個是薄荷,這個品種比較特別,叫黑番茄。”植物公寓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MO駱丹指著艙內的植物介紹道。
這臺高1.5米的智能種植艙由種植區(qū)、燈柱區(qū)和水箱三個核心組件構成,為植物生長提供模擬太陽光的光照、水分和養(yǎng)分供給。這個智能種植艙占地僅0.25平方米,卻可容納30株不同的植物同步生長。
駱丹介紹說:“種植區(qū)由3根ABS管組成,每根管上排列著10個種植孔,一共30個孔位,這種立體化種植能確保每株植物都有獨立的生長空間,就像住在‘公寓’里,每個‘房間’互不干擾。”燈柱區(qū)則配備了全光譜的LED植物生長燈,通過熊貓控制面板設置光照時間、光照長度、光線強弱,來自動模擬太陽光譜,確保植物在無自然光照的情況下也可以有充沛的光照,實現健康生長。位于底部的水箱,通過水肥自動循環(huán)系統(tǒng),不需要人工澆水,就可以為整個系統(tǒng)提供必須的水分和營養(yǎng)支持。
使用智能種植艙,種植過程會變得非常簡單。植物公寓提供配套的種子艙和營養(yǎng)液,種子艙內包含種子和生物炭泥種植基質。“我們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每一個生物炭泥盒子,都是一個種子的‘家’,只要把它放進智能種植艙,我們的機器就可以實現智能化操作。只需要操作點擊熊貓控制面板設定好光照參數,種植艙就可以自動進行澆灌、照射,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
很多人都夢想在家里擁有菜園或花園,而智能種植艙則解決了家庭種植難題,讓用戶輕松享受收獲樂趣。“目前,全球針對家庭種植做這樣立體式無土栽培種植零售產品的,我們是第二家。”駱丹介紹,與傳統(tǒng)園藝相比,這種水培立體技術讓年產量提升超過20倍。此外,“無土栽培大大減少了病蟲害,加上我們的營養(yǎng)液不含任何激素,產出蔬菜經過檢測都是零農殘的,可媲美有機蔬菜。”
用AI技術
實現智能種植“零干預”
為解決種植時遇到的作物生長不如預期或蟲害等問題,團隊參考國外無土栽培技術,從原型機設計開始,經過兩年多的研發(fā)和驗證,開發(fā)出成熟的智能種植系統(tǒng)。“我們通過反復實測驗證,用3D打印技術迭代了十幾個版本,才最終確定這個立體結構。”駱丹介紹,“成都完善的產業(yè)鏈為我們提供了有力支撐,整機在蜂鳥智造完成了中試驗證。”
在市場化驗證階段,團隊創(chuàng)新采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策略。“我們目前的銷售數據接近200臺,與家居、生活方式、美食、種植園藝類博主合作開展多場景應用測試,通過分銷帶貨,實現銷售轉化。”駱丹表示。目前,除了國內市場,該產品還銷往了越南、馬來西亞等海外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公寓的智能種植艙還走進了校園場景之中。“傳統(tǒng)的土培方式操作相對復雜,而且實際產出很少,現在使用我們的智能種植艙,孩子們可以輕松完成種植過程,既干凈又簡單。這種水培種植方式也代表著未來農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是非常好的創(chuàng)新自然科普教育。”駱丹介紹道。
根據第一批用戶的使用反饋,植物公寓團隊計劃在產品外形美觀度和智能化方面進行升級。下一步,智能種植艙將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駱丹透露,“加入AI技術后,智能種植艙不僅能智能識別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實現自動調節(jié),還能通過大數據識別、判斷病蟲害,自動提醒用戶進行處理,真正做到‘零干預’智能種植。”
此外,植物公寓計劃在今年內推出一款專注于桌面場景的植物寵物機器人。“我們第二款產品將是一款適合放置在桌面上的智能花器,在設計上會更加輕量化。”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雪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