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19日,2025年蔬菜產業大會暨第十屆知名蔬菜銷售商走進寧夏活動在銀川圓滿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蔬菜銷售商、新零售企業、電商平臺以及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寧夏蔬菜企業、合作社負責人、媒體記者等939人參加本次活動,與會代表在兩天的時間內,實地考察生產基地、優選特色產品、鎖定優質貨源,共謀合作發展,深入探討智能科技驅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
開幕儀式上重點推介了寧夏優勢特色農產品(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持續強化“這是寧夏的好東西”品牌影響力,助推優質特色農產品拓展全國市場。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中東等海外市場需求信息、中國蔬菜產業地圖、“全國蔬菜產業大縣典范名錄”、2025年度蔬菜產業關鍵技術“揭榜掛帥”項目榜單、全國蔬菜科技創新成果、寧夏冷涼蔬菜區域公用品牌及聯農帶農典型模式等重要內容;同時舉行了寧夏冷涼蔬菜特聘專家及品牌營銷顧問授證儀式,表彰了寧夏冷涼蔬菜產業發展優秀企業及聯農帶農先進企業。
今年,中國蔬菜協會發布了大白菜、結球甘藍、大蔥、西瓜、甜瓜等5個品種的產業地圖,更新了西蘭花產業地圖。自2023年起,中國蔬菜協會每年定期發布蔬菜產業地圖,并持續更新相關數據。截至目前,已發布了大蒜、生姜、西蘭花、胡蘿卜、花椰菜、洋蔥、大白菜、結球甘藍、大蔥、西瓜、甜瓜等11個品種的產業地圖,旨在回答蔬菜“在哪里”“有多少”等問題,助力解決蔬菜生產和銷售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助推我國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鄒學校院士、趙春江院士、陳劍平院士分別就“數字技術賦能蔬菜產業”“中國辣椒產業快速發展回顧與展望”“農作物土傳病害綠色防控”作專題報告。此外,大會圍繞“種業創新筑牢蔬萊產業基礎”、“智能科技引領蔬菜產業升級”、“高品質蔬菜(番茄)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個主題,邀請25位科研大咖與行業領軍企業負責人就蔬菜優良品種選育、植物新品種保護、人工智能在蔬菜產業的應用等話題進行了大會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會首次以單一蔬菜品類(番茄)開展研討,與會嘉賓圍繞番茄產業現狀與趨勢、番茄品種選育、番茄消費趨勢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良好的水土光熱條件、潔凈冷涼無污染的環境,為寧夏發展特色優質農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近年來,寧夏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戰略從全產業鏈謀劃推進冷涼蔬菜產業發展。2024年全區冷涼蔬菜播種總面積 305.5 萬畝,總產量 796.5 萬噸,一產產值 211.4億元。建成集中連片蔬菜基地1524個,在蔬萊主產區建設現代集配中心12 個、田頭冷鏈保鮮設施1245 個,建成批發市場327個,培育蔬菜流通企業和合作社309個、電商平臺8家、外銷窗口9個、冷鏈運輸企業20家。全區培育“寧夏菜心”“鹽池黃花菜”“西吉西芹”“彭陽辣椒”等一大批區域公用品牌。“寧夏供港蔬菜”成為全國優質蔬菜的代表和粵港澳市民的首選菜,“寧夏青”油菜熱銷上海,越夏番茄、冷涼蔬菜品牌逐步唱響,寧夏已成為全國公認的優質蔬菜產區。活動期間,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銀川市興慶區、賀蘭縣的冷涼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穹頂生態、現代集配中心——寧夏興耘田、巨豐種苗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園及農機裝備展演。通過深入交流,全國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商超與寧夏當地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
據介紹,自2016年舉辦知名蔬菜銷售商走進寧夏活動以來,該活動累計邀請知名銷售商1264人(次),簽訂基地建設、技術合作、訂單銷售協議1026項,簽約金額153.92億元。該活動創新構建了“訂單農業、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推動“寧夏菜”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并吸引多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落戶。“我們通過各種方法拓寬了寧夏冷涼蔬菜的銷售渠道,成功打響寧夏優質蔬菜品牌。現在,寧夏的蔬菜不僅銷往全國,還出口到了東南亞、中東等國際市場。”寧夏回族自治區園藝技術推廣站負責人蔣學勤介紹說,本次活動共簽訂協議124項,簽約金額達到26.1億元。今后將在引進先進市場理念、新品種、新技術和新型經營模式方面下功夫,吸引更多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戶寧夏,實現產業提質增效和品牌價值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