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縣馬壩蔡莊西瓜園的工人正在裝箱。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陳燕飛 攝

江蘇省農科院專家吳偉民(左)在觀察葡萄掛果情況。受訪者供圖

亞夫科技服務盱眙馬壩工作站副站長羅德旭在查看西瓜生長情況。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陳燕飛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陳燕飛
西瓜玩起了紅黃鑲嵌的雙色“魔術”,葡萄藤在農機助攻下跳起“田間圓舞曲”……在南京都市圈的田間,一場由南京專家主導的“甜蜜產業”升級行動正在展開。從盱眙縣馬壩鎮的西瓜科技產業園到句容白兔鎮的葡萄種植園,南京的專家們帶著前沿技術與創新理念深入田間地頭,為西瓜、葡萄等特色水果產業注入科技動能,上演“甜蜜產業”大改造。
西瓜地里的“科技密碼”:
從品種創新到產業升級
5月26日上午,在盱眙縣馬壩蔡莊西瓜園,一排排白色大棚里,一株株瓜蔓長勢喜人,一顆顆圓溜溜的西瓜掛在藤蔓上。西瓜園里的工人早上5時就下地采摘,確保當天發出最新鮮的西瓜。連日來,每天都有四五輛滿載西瓜的大卡車從馬壩鎮開往南京,每車可達10噸左右。
“科研院所的加入,極大地保證了種苗的質量,培育出來的瓜也更甜。”馬壩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李家振告訴記者,馬壩鎮與南京農業大學有合作,每年都會邀請南農大的瓜果技術專家過來進行栽培技術培訓,指導種植戶進行病蟲害防治,還會對土壤進行檢測。
“看!這西瓜切開像彩虹冰激凌!”瓜農高連甫在馬壩鎮衡西村西瓜科技產業園像變魔術般捧出雙色西瓜。“用餅肥當零食,喝著有機肥長大,專家說這是‘貴族式養殖’。”高連甫告訴記者,這是由江蘇省農科院、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科所參與選育的特色品種,配合專家團隊的技術指導,西瓜甜度和水分含量都達到了最優狀態。雙色西瓜5月初開始采摘,目前已經臨近尾聲。大批量的蘇夢6號“小糖丸”已經上市,將持續到6月底。
科技園旁邊設有亞夫科技服務盱眙馬壩工作站、盱眙西瓜科技服務中心,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江蘇省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在這里常態化坐鎮,為種植戶解決制種和種植難題。“我們幾乎每周都過來,手機號也是公開的,種植戶可以聯系我們咨詢各類技術、種植等問題。”工作站副站長羅德旭告訴記者,他們會給種植戶提供新品種,示范新的種植模式、傳授配套栽培技術等。
據悉,馬壩鎮的西瓜產業涵蓋雙色冰激凌、彩虹、蘇夢系列等數十個品種,通過與農科院、南農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已形成“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標準化種植模式。目前,全鎮種植西瓜3000—4000畝,帶動全鎮1000多戶農戶就業。李家振透露,預計到2027年再增加5000畝西瓜種植面積,進一步延伸西瓜產業鏈,讓小西瓜成為強鎮富民的 “甜蜜引擎”。
葡萄架下的“技術革命”:
從品種示范到模式創新
5月26日,在句容白兔鎮張奎峰葡萄種植園,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南京綜合試驗站站長、江蘇省農科院專家吳偉民帶領團隊為葡萄新品種掛上了“身份牌”。
“試驗站每年都會引種體系育種崗位科學家培育的葡萄新品種,通過示范基地試種,篩選出適合江蘇種植的品種。掛牌的這批葡萄新品種是去年3月份引進種植的。”吳偉民介紹,葡萄品種在不斷改良,色香味俱全的品種會越來越多。
除了新品種推廣、栽培技術指導,吳偉民還推廣農機運用,開設了葡萄園機械化作業示范點,目前已投入枝條修剪機、粉碎機等14種農機,用于葡萄種植、生產,實現了種植環節的輕簡化。
目前,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南京綜合試驗站已在江蘇設立句容、金壇、賈汪、宜興、泰興5個示范縣,形成“試驗站試種—示范縣推廣”的技術輻射模式。南京綜合試驗站在句容茅山鎮和白兔鎮設立了兩個示范基地,示范種植瑞都科美、紫金紅霞等20多個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培育的新品種,并集成推廣輕簡化整形修剪、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
“我們要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進田間地頭,助力產業優化升級。”吳偉民表示,試驗站和鎮江農科所已共同組建了由10名科技人員組成的技術團隊,并聯合茅山鎮和白兔鎮農業農村局、丁莊萬畝葡萄專業合作聯社,共同打造句容葡萄產業科技服務體系,發揮各自的優勢,建立站、所、鎮、村緊密合作的技術服務網絡,將技術成果由點到面輻射推廣,提升句容葡萄種植戶技術水平和品牌銷售能力。
新農人培育的“智力引擎”:
從技術指導到人才孵化
在盱眙縣穆店鄉龍誠田園,曾是IT白領的劉衛春從寫字樓走進大棚,如今變身為“葡萄專家”。他的園區與南京農業大學達成戰略合作,邀請專家擔任“技術顧問”,設立專家工作站和教學基地,定期開展果蔬種植培訓。
“葡萄種植要降產量、提品質,標準化種植是關鍵。”劉衛春一邊演示水肥一體化技術,一邊向農戶講解。作為淮安市高素質農民培育省級田間學校,龍誠田園已培育出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帶動周邊農戶更新種植理念。
從西瓜種植基地到葡萄示范園區,南京專家們的身影活躍在南京都市圈的各個角落。他們不僅帶來了品種與技術,更通過“專家坐鎮+校地合作+農戶參與”的模式,構建起科技賦能農業的生態閉環。專家團隊為“甜蜜產業”注入創新活力,科技紅利惠及更多農戶,小水果成為強鎮富民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