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一片充滿科技與綠色氣息的農業新天地正在崛起。由山東十里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65億元建設的石榴?藍莓零碳數字產業園,占地421畝,正以“零碳”與“數字”為雙翼,在現代農業發展的賽道上展翅高飛,成為鄉村振興征程中亮眼的新標桿。
走進產業園,映入眼簾的是智能玻璃溫室、光伏日光棚等現代化設施農業工程。項目圍繞石榴、藍莓數字農業全產業鏈,融合新型光伏技術,精心構建起智慧農業體系。12192平方米的玻璃連棟溫室、21124平方米的單膜拱棚保溫大棚等錯落有致,組培實驗室、冷庫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還有無動力廣場、藍莓廣場點綴其間,光伏發電系統裝機容量達5.9MWp,3套充電樁、3個大數據平臺賦能園區,年培育320萬株石榴、藍莓種苗,產出360余噸鮮果,年產值可達3500余萬元,藍莓基質栽培、組培育苗規模更是穩居全省第一,省級數字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實至名歸。
能源消耗值“低”是產業園的一大亮眼名片。園區打造的3.5萬平方米光伏長廊,如同一條清潔能源“巨龍”,年均發電量達775萬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10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8584噸,不僅實現零碳排放,還帶動項目增收220萬元,真正實現了降本增效的雙重突破,為農業綠色發展樹立了典范。
農業產業鏈“全”,則展現出產業園強大的產業整合能力。聚焦石榴、藍莓產業,從組培、育苗到種植,再到倉儲、加工,全業態、全鏈條發展,推動農業從單一生產向多元供給轉變,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產業閉環,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筑牢根基。
科技信息化“強”,讓產業園充滿創新活力。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農科專家深度合作,改良、引進30余個石榴、藍莓品種,使畝均產量提升25%;攜手中國電信建設智慧農業與光儲充大數據平臺,讓園區邁向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的力量在這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產業融合度“高”,讓產業園煥發出獨特魅力。依托特色資源,園區布局特色采摘、研學培訓、休閑觀光等文旅業態,每年吸引十余萬游客,帶來800萬元旅游收入,農文旅深度融合,既豐富了游客的體驗,又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繪就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鄉村新畫卷。
展望未來,石榴?藍莓零碳數字產業園將持續發揮科技引領和示范作用,以綠色低碳和數字經濟為雙引擎,在棗莊薛城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勇前行,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書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嶄新篇章。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