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2022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等八部委印發了《關于擴大當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工作方案》,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牽頭,工程中心密切配合,與農發行、國開行等9家銀行開展合作,探索形成了“企業線上填報、地方逐級推薦、司局審核入庫、部委分批推送、銀行自主審貸、融資反饋指導”的流程模式,常態化推進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
截至今年2季度,融資項目庫累計儲備五批次3644個項目,總投資1.54萬億元,融資需求8362.2億元,涵蓋現代設施農業、農田水利設施補短板、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等3個重點領域,23個細分行業。山東省儲備項目投資總額最多,安徽省儲備項目數量最多,甘肅、貴州、河北、河南等省名列前茅。金融機構累計支持重大項目867個、授信規模2586.1億元,平均每個項目授信金額近3億元;681個項目實現用信1042.2億元,平均每個項目用信超1.5億元;農發行累計授信超1300億元,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累計授信超200億元,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累計授信超120億元。
現代設施農業項目是儲備對接的重頭戲,在3個重點領域中儲備數量超三分之二,項目總數達到2541個,占比近70%;涉及總投資9784億元,占比64%;融資需求5115億元,占比61%。現代設施農業中設施畜牧業排第一,項目數量1305個,涉及總投資4099.7億元,融資需求1937.4億元,內蒙古、山東、安徽、甘肅、四川、廣西6省份項目融資需求均超過100億元。其次是冷鏈物流設施,項目數量589個,涉及總投資2929.4億元,融資需求1631.2億元,山東、河北、廣西、湖南、甘肅、湖北、廣東融資需求均超100億元。設施種植業,項目數量408個,涉及總投資1507.6億元,融資需求917.6億元,甘肅、山東、河南3省項目融資需求均超過100億。最后是設施漁業,項目數量239個,涉及總投資1247.6億元,融資需求628.5億元,山東、廣東、福建、遼寧4省項目融資需求均超過40億元。
金融機構累計支持現代設施農業項目534個,授信1328.8億元,授信規模占總授信的51.4%,平均每個項目授信金額近2.5億元;其中403個項目用信472.5億元,平均每個項目用信超過1億元。設施畜牧業與冷鏈物流設施平分秋色,設施畜牧業授信項目240個、授信476億元,約占35.5%,用信項目186個、用信162.4億元,約占34.4%;冷鏈物流設施授信項目180個,授信486.4億元,用信項目126個,用信162.9億元。設施種植業授信項目69個,授信173.7億元,用信項目56個,用信77.9億元;設施漁業授信項目45個,授信192.6億元,用信項目35個,用信69.4億元。分銀行看,農發行累計授信超540億元,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累計授信超150億元,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累計授信超90億元。
扎實做好金融對接支撐服務基礎工作
近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謀劃儲備的通知》,對項目儲備對接工作進一步作出部署,要求加強項目謀劃設計、完善項目儲備管理、優化項目遴選推送,完善“分類設庫、分層儲備、分級管理”運行機制,用好貸款貼息、財政獎補等各類政策工具,引導撬動更多金融活水流入現代設施農業,助力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以基礎設施現代化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在投融資方面,鼓勵各地按照市場化原則,因地制宜設計符合現代設施農業特點的項目投融資模式。積極協調有關金融機構,加快項目盡調、授信審批和貸款投放。鼓勵各地出臺激勵措施,對納入上級融資項目庫并成功獲得貸款的項目給予獎勵。此外,2023年中央財政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貸款貼息試點近日已啟動實施,將采取“地方補貼、中央補助”的方式,對試點省份實際支出的貼息資金按照一定比例予以獎補。
農業農村部工程建設服務中心緊緊圍繞部相關工作部署和設施農業建設領導小組工作安排,錨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任務,以擴大設施農業有效投資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深化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配合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全力以赴做好現代設施農業發展各項支撐保障工作。
撬動金融社會資本投入現代設施農業的思考
現代設施農業投融資仍然面臨諸多制約因素,特別是投融資供需雙方對接存在一定障礙,信息不暢、渠道不通的情況仍然存在。加之,設施農業相關專屬金融產品不多、供給不足,導致投資方找不到好項目、金融機構不敢不愿放貸、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從各地的生動實踐看,今后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努力。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發揮好各級政府在頂層設計、規劃布局、政策制定、對接協調等方面的組織優勢和引導作用,搭建投融資對接橋梁,提振供需雙方投資信心,推動提高供需對接的精準性和成功率,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為現代設施農業良性發展保駕護航。同時,也要警惕投資風險,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切忌貪大求快、盲目投資。
財政與金融保險協調聯動。財政與金融保險緊密結合是投融資政策創設的重點方向,應鼓勵財政投入政策與金融保險產品一體設計、一體推進實施,出臺更多“財政+信貸+保險”組合支持政策,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放大器的作用,提高抗風險能力,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支持現代設施農業發展。
加大金融創新和供給。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創新細分領域的專屬金融產品,優化專項信貸服務,探索符合現代設施農業特點的中長期貸款模式。現代金融科技為解決投融資傳統問題提供了新路徑新機遇,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數字增信等在現代設施農業領域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也有待去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