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全國農業科技創新重點領域(2024–2028年)》的通知,聚焦“農業新品種培育、耕地質量提升、農機裝備研制、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畜禽水產疫病防控、高效種植養殖、綠色低碳農業、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制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鄉村發展”十大領域,勾畫了一幅農業科技創新藍圖。其中,“鄉村發展”領域明確提到,突破特色果蔬、特色油料、糖料作物、食用菌、肉類產品等“土特產”關鍵技術裝備,為食用菌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從食用菌產業視角來看,《通知》的發布對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強調“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將加速食用菌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通知》的“農業新品種培育”領域提到,農業新品種培育需以種質資源保護為基礎,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準化基因編輯工具,并推動智慧育種系統的開發。食用菌作為我國第五大農業產業,其菌種資源的收集、保護與優化將直接受益。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發可大力提升食用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通知》第六項的“高效種植養殖”領域提出,構建綠色智能高效生產模式,突破智慧管理等關鍵技術,創制新型農業綠色投入品。物聯網技術在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多有應用,實現提質增效,符合該政策導向,機遇滿滿。
在“綠色低碳農業”領域,《通知》明確,鼓勵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如秸稈還田增碳和生物質能開發。食用菌生產以玉米芯、棉籽殼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的特點,與這一目標高度契合,有助于推動產業向生態化、循環化轉型。
《通知》的第八大部分明確了“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目標。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發展食用菌產業是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小蘑菇正在成為支撐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力軍”。《通知》的印發,讓食用菌在現代飲食中的“含金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大力激發了食用菌生產者的積極性。此外,從該領域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方向來看,我國食用菌深加工產業有望獲得更多政策支持,推動產業鏈向高附加值延伸。
總體來看,《通知》通過技術賦能、資源整合和綠色發展,為食用菌產業提供了系統性支持,具有提升食用菌產業科技水平、推動食用菌產業從傳統種植向現代化及智慧化全產業鏈轉型等重要意義,助力產業由大變強。
食用菌作為我國種植業領域的重要產業,具有低投入、高產出的特點,已成為多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與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結合來看,今后,食用菌產業將在技術升級、品種創新、政策紅利等支持下蓬勃發展,在保障公民營養健康、維護糧食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