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Phys.org)2023年4月23日報道,新的育種方案生產出花青素含量高的紫色番茄(New breeding program produces purple tomatoes with high anthocyanin content)。
2011年,吉姆·邁爾斯(Jim Myers)做了一件以前沒人做過的事。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簡稱OSU)的蔬菜育種家發布了第一個紫色番茄(purple tomato),其中含有藍莓(blueberries)中發現的相同的健康化合物。
俄勒岡州立大學農業科學學院(OSU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教授吉姆·邁爾斯和他的團隊花了10年時間研發的靛藍玫瑰番茄(Indigo Rose tomato),在市場和其他育種者中掀起了風暴。人們喜歡西紅柿(番茄)的新奇之處,但吸引人的是表皮中的花青素(anthocyanins)。公眾對花青素的興趣達到了頂峰,花青素是一種使番茄果實呈紫色的色素,含有健康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s)。
在過去的11年里,吉姆·邁爾斯繼續改進他的產品系列,并加入了另外四種紫色番茄:靛藍櫻桃番茄(Indigo Cherry Drops),一種比靛藍玫瑰(Indigo Rose)味道和產量更好的櫻桃番茄(cherry tomato);靛藍梨番茄(Indigo Pear Drops),一種甜美的梨形水果;靛藍獼猴桃番茄(Indigo Kiwi),改良了生長習性、風味和抗卷葉病。最新的一款是2021年發布的“午夜羅馬”番茄(Midnight Roma),這是一種供番茄醬制作,被廚師和家庭廚師用來做調味的番茄。所有的種子都可以在網上買到,現在應該在美國俄勒岡州西部的室內開始種植。一些種子將在五月的適當時間在園藝中心種植,也許是今年的六月(土壤溫度應該是60-70 ℉)。但要獲得你想要的品種,種子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現在,靛藍玫瑰有50個后代,5個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其余的來自私人育種者,使用吉姆·邁爾斯的種質,這些細胞具有可以一代一代地傳遞特征。園丁們已經熟悉了像切羅基紫番茄(Cherokee Purple tomatoe)、黑克里木番茄(Black Krim tomatoe)和黑王子番茄(Black Prince tomatoe)這樣的紫色傳家寶,但這些番茄的紫色色調是由葉綠素(pheophytin)引起的,這是一種不含花青素的色素。
吉姆·邁爾斯和他的學生們經常手工費力地將雄性雄蕊與雌性花柱雜交,這些植物顯示出在后代中表達紫色基因的潛力。一年復一年,他和他的團隊從田間最好的番茄中挑選最好的進行觀察,并將它們雜交,直到他得到一個足夠好的紫色番茄,可以發布給育種者和家庭園丁。
吉姆·邁爾斯已經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工作了26年,他負責培育俄勒岡州80%土地上的加工者使用的一種綠豆品種,他從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種質收集中收集的野生番茄的遺傳物質中雜交出了靛藍玫瑰番茄(Indigo Rose)。20世紀60年代,兩名繁殖者在智利(Chile)和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收集了野生種群。
育種者將野生番茄與栽培品種雜交,但直到吉姆·邁爾斯在21世紀初開始他的工作,當時研究生卡爾·瓊斯(Carl Jones)正在研究番茄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研究才取得進展。據吉姆·邁爾斯說,卡爾·瓊斯在研究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野生物種的種質時,注意到一種從未被描述過的紫色(purple-ish color)。
培育一種結合了對健康有益的花青素、且具有優質本土番茄特性的番茄的工作開始了,他們希望與某些疾病保持一定距離。一旦一種帶有紫色的可食用番茄被培育出來,工作就轉向了實地評估。11年來,吉姆·邁爾斯和他的團隊種植番茄,觀察它們的生長和結果。每年,他們都會挑選紫色最好的番茄進行雜交。他們這樣做了數百次,選擇最有前途的番茄。這些番茄都不是用轉基因基因生產的。
吉姆·邁爾斯說:“我們的重大發現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交叉使用來自不同野生物種的紫色水果,會發生什么?’我們在田間進行了篩選,選擇了表達最強烈的番茄,更耐腐爛和黃萎病,比普通番茄果實在田間的壽命更長。我們找到了。”
你將開始看到最新的紫色品種,這是一種來自歐洲的轉基因番茄,2022年獲得了美國農業部的批準。這與吉姆·邁爾斯的番茄(Myers' tomatoes)不同,吉姆·邁爾斯的番茄是用傳統方式培育的,經過多年一個接一個地挑選。這種尚未命名的新型紫色番茄將于2023年在美國市場上市,但不會在歐洲銷售,因為轉基因產品在歐洲是非法的。
上述介紹,僅供參考。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注意瀏覽原文或者相關報道。
The story of the purple tomato—and why its success is a win for GM food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1386014.html